contact us
联系我们POSTTIME:2025-09-06 作者:小编 点击量:
近期,顶流主播辛巴自创的卫生巾品牌“棉密码”陷入舆论漩涡。据消费者集体送检报告显示,2019年9月至2025年1月期间,多个批次的“棉密码”卫生巾检出超高含量硫脲——这种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含硫有机化合物,不仅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的3类致癌物,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障碍、生殖毒性等健康风险。
其中,一款樱花・舒缓型卫生巾的硫脲含量高达16653.4679μg/g,远超《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禁用”的标准,而这一数值,足以让长期使用者的健康暴露在高风险之下。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棉密码”卫生巾芯片正是检出硫脲的重灾区。剥洋葱视频出品(来源:新京报)
事件曝光后,数百名消费者反馈了使用后的异常症状:30余人自诉患有甲状腺癌,更多人出现妇科炎症、月经紊乱、皮疹等问题,甚至有孕妇反馈出现胎停、新生儿甲亢等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消费者多为“棉密码”的长期用户,部分家庭中母亲与未成年女儿共同使用该产品,健康风险已蔓延至青少年群体。
▲今年6月,由某官方机构送检的14份样品中,其中一款卫生巾硫脲含量甚至高达16653.4679μg/g。受访者供图(来源:新京报)
面对质疑,品牌方及生产企业广东伊美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虽出示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抽检报告,称“所检项目合格”,但该报告未包含硫脲检测项。辛选集团则回应称“产品合法合规,不存在致癌问题”,却回避了消费者最关心的“为何芯片中会检出硫脲”“长期使用是否安全”等核心问题。
深入调查发现,硫脲的出现与“棉密码”主打的“茶多酚芯片”宣传密切相关。业内人士透露,硫脲因价格低廉且抗氧化效果显著,常被不法商家用来替代成本较高的茶多酚,通过与碘伏的褪色反应制造“抗氧化”假象。而卫生巾芯片作为行业内的“概念营销工具”,长期处于监管边缘——旧国标(GB15979-2002)未对其添加物作出明确规定,导致这类隐蔽成分成为安全漏洞。
▲碘伏溶液与相同浓度的硫脲、茶多酚与抗坏血酸(俗称维生素C)进行反应实验,静止3小时后的褪色效果对比。受访者供图(来源:新京报)
从“空白”到“红线日,强制性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15979—2024)正式实施,为这场争议提供了新的评判依据。新国标明确规定:“原材料中不得添加被列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禁用化学物质(碘除外)”,而硫脲正是该规范中的禁用成分。这一修订填补了旧标准的空白,将女性卫生用品的安全门槛提升至与化妆品同等的防护水平。
从法律层面看,《妇女权益保障法》始终将女性健康权置于重要位置。其第三十条规定:“国家采取必要措施,开展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的健康知识普及、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保障妇女特殊生理时期的健康需求。”第三十一条进一步强调:“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捐赠、资助或者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妇女卫生健康事业,提供安全的生理健康用品或者服务,满足妇女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需求。”
· 生产企业作为“提供安全生理健康用品”的主体,必须严格遵守新国标,对原材料及添加物进行全流程管控,不得为降低成本使用禁用物质;
· 市场监管部门需依据新国标扩大抽检范围,将硫脲等潜在风险物质纳入常规检测项目,对过渡期内的旧批次产品进行专项排查,避免“合格但不安全”的产品流通;
· 销售平台及主播作为连接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负有资质审核与质量把关义务,不得推广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否则将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结合“棉密码”事件的教训,女性在面对卫生用品安全问题时,可依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相关法规,分步骤维护自身权益:
· 保存购买凭证(订单截图、发票等)、产品包装及剩余样品,记录产品批次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 收集检测报告(无论是个人送检还是第三方机构发布),注明检测机构资质及检测项目;
· 记录健康异常反应,保留医院诊断证明(如甲状腺功能检查、妇科检查报告等),注明症状出现与使用产品的时间关联。
· 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拨打12315热线平台提交材料,要求对涉事企业进行调查,依据《产品质量法》追究其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责任;
· 联系妇联组织:拨打全国妇联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寻求法律咨询与协助,妇联可协调相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
· 向电商平台投诉:若通过直播或电商渠道购买,可要求平台履行监管责任,下架问题产品并协助维权。
· 若因使用问题产品导致健康受损,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产品责任)向生产企业、销售者主张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赔偿;
· 对于群体性健康受损事件,可联合其他受害者发起集体诉讼或公益诉讼,要求企业承担惩罚性赔偿,推动行业标准完善。
“棉密码”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合法合规”与“实质安全”的落差——旧国标未覆盖的检测项目,不代表不存在健康风险;企业通过常规抽检的“合格证明”,也不能成为规避责任的挡箭牌。《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女性健康权的保障,不仅要求“有标准可依”,更强调“有安全可用”。
随着新国标的全面落地,我们期待看到更严格的监管、更透明的企业责任、更完善的维权渠道,让每一位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都能用上“放心产品”,这既是法律的底线要求,更是社会对女性权益最基本的尊重。